本网讯(通讯员刘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向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广大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7年11月3-5日,历史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在校教职工党员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重点联系的非党员教师代表等38人奔赴红色燕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柏坡岭松柏青青,柏坡湖波光粼粼。11月4日上午,一行人迎着朝阳走进了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大家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在五大书记雕像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跟随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李少军教授的讲解,参观了馆内的历史陈列以及中共中央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在此召开了九月会议、全国土地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利实现了从夺取政权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转折。老师们驻足观看、凝神倾听,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情回顾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进一步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下午,一行人驱车近三个小时来到了冉庄,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是冉庄人民光辉斗争业绩的历史见证。
11月5日上午,一行人又来到了白洋淀,参观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雁翎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队员都是大张庄、郭里口等附近村落的村民。十四年抗战中,他们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芦苇等天然屏障,用大抬杆、火枪、渔叉等武器同日军展开了一场卓绝的游击战争。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内容翔实、丰富,生动的反应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艰苦的斗争生活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
西柏坡之行是一次党性的锤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学院党委要求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将宝贵的革命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加快建设好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段玥君 审稿:杜耀权)